北京景观照明园林照明道路桥梁照明亮化设计施工
黔西南2023-07-18 13:05:06
5 次浏览13601387189
联系人:张先生
现阶段的裸眼3DLED大屏,是指通过根据创意视频素材结合特定LED屏体结构设计,利用巧妙的内容设计和特定屏体角度构建出视觉上的三维立体效果。三维立体显示效果的裸眼3D技术需要硬件与软件的相互配合,在二维画面中借助物体的远近、大小、阴影效果、透视关系,构建出三维立体效果。在硬件方面,将两面LED显示屏用90°直角的弧度安装,实现非二维的显示面。弧度部分的PCB基板、模组、箱体需要定制开发。LED光源器件也需要特殊设计开发。在软件方面,实现裸眼3D效果需要更专业的解码器,解码器必须能够支持对异形显示载体的素材映射及校正功能,且支持高码流解码底层优化。此外,在播放素材需要选定主视角需要依据显示造型的透视关系做三维构造,分辨率点对点定制,保证 的展示效果。同时,裸眼3D对显示画面要求较高,需要控制系统支持更高分辨率、灰度优化、色彩还原、高帧率,达到提升LED显示画质目的。
LED照明下游应用市场包括通用照明、景观照明、汽车照明、信号灯指示等。作为路灯载体,智慧灯杆是促进城市面貌、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和谐的公共基础设施,从照明需求到生活便民需求到安防需求,再到未来构建物联网和5G小微基站发展需求,“多杆合一”、“一杆多用”的智慧灯杆规模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据CSAResearch数据统计,受益于中国城镇化建设、政府政策支持与5G基建发展,2018-2020年间,中国智慧灯杆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我国智慧灯杆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9.7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3.06亿元。而到了2021年,智慧灯杆市场规模达到46.24亿元,较2020年度增速近100%。预计中国智慧灯杆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60亿元。
小间距LED已逐步进入性价比 优阶段,渗透率持续攀升,技术创新不断催生新机遇,拓宽小间距LED显示的应用边界,同时,渠道下沉有利于接近更多的潜在用户,也给小间距LED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根据TrendForce数据统计,2022年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为44.69亿美金,同比增长58%,占2022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超50%,预计2025年,全球LED小间距显示屏市场规模将成长至90.25亿美金,占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超85%。
LED显示屏产业的蓬勃发展有赖于各项政策。2022年,以元宇宙、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Mini/MicroLED等为关键词,多次出现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政策文件中。以“百城千屏”为例,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宣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百城千屏”活动实施指南的通知》以来,市场反馈积极,如北京冰雪盛会通过大屏转播8K信号,共享奥运精彩盛宴,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各家 企业积极推进“百城千屏”落地,取得一定的进度。
同时,新型显示产业布局的表现也大为火热,2022年6月,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印发《深圳市培育发展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整体计划包括了总体情况、工作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产业布局、保障措施6个方面。重点工程如下:支持开展MicroLED、Mini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和产品研发;支持内容制作企业,丰富4K/8K、AR/VR、3D等内容;推动超高清电视网络业务平台升级改造,满足4K/8K视频传输等7个方面。在国家对新型显示产业重视度的日益提升下,微间距显示技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还将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产业微缩进程迈入了P1.0以下的微间距LED显示阶段。微间距与LED芯片微缩是目前产业寻求高附加值的主要方向。MicroLED对LED显示产业的意义在于MicroLED提高显示效果使LED显示有机会进入消费级市场;随着8K、超高清、高帧率、低延迟、HDR等高端显示需求爆发,Mini/MicroLED等新技术的加持,LED小间距显示屏分辨率提升具有巨大潜力,也将促进一系列新型LED显示产品开启崭新的应用形态市场,打开行业市场新一轮增长的大门。
随着LED显示和照明业务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客户需求逐步呈现个性化、多元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客户更青睐具有方案定制能力、一站式解决能力的供应商。随着Mini/MicroLED、5G、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X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融合交互,LED显示应用打破单一的显示功能边界,创造了更多的新兴应用场景,8K+5G、XR虚拟拍摄、裸眼3D户内外显示大屏等成为热点。如今,LED显示屏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单向传播”,而是转向“智能交互”阶段,“屏”变成了人与数据间智慧交互的核心,其应用场景在专业市场稳步提升的基础上逐渐走向商用、民用,如展览展馆、能源、商业会议、智慧教育、电子竞技、影剧院、虚拟拍摄、或往更高端的消费性市场渗透
联系电话:13601387189